美國晶片禁令重擊,中國能自造ASML挑戰技術瓶頸嗎?
新聞摘要
美國對中國實施晶片出口管制,禁止ASML向中國出口先進的EUV與DUV微影設備,甚至限制DUV設備維修服務,嚴重影響中國在5奈米以下先進製程的發展,微影技術成為半導體產業最大瓶頸。
EUV技術以13.5奈米波長支援5奈米以下製程,是高階晶片核心,而DUV波長較長,製程能力有限,全球僅ASML、Canon與Nikon具備量產能力。
中國國產設備方面,上海微電子裝備公司產品僅達90奈米製程,中芯國際雖聲稱以國產設備量產7至14奈米晶片,但實際技術僅達65奈米,與ASML差距達十年以上。
為應對封鎖,華為在上海設立研發基地,延攬國際技術專家,並支持新創企業SiCarrier開發光源模組等關鍵技術,同時在德國設立光學研究中心,積極拓展全球研發網絡。
2024年,中國採購410億美元半導體設備,占全球市場40%,外界認為其透過拆解與反向工程加速技術掌握。
同年5月,中國啟動第三期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,總額480億美元,聚焦微影設備及相關技術,並計劃2025年專項支持本土光罩機與EDA軟體開發。
然而,資金分配與實際成效存疑,部分企業面臨經營風險。
專家指出,微影技術門檻極高,中國短期內難取代ASML,當前應務實推進本土供應鏈建設,逐步減少對外依賴,實現自用滿足的目標。
網友評論 (0)
暫無評論
評論功能暫時不可用,請稍後再試